连云港市中法核循环项目的暂停,正在将中国核电废料处置的问题推向前台。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按照核电发展中长期展望的规划,到2030年中国核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1.5亿千瓦。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汤紫德对记者表示,当核电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时,核电乏燃料(即核电废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将超出核电站存储能力。中国目前的核电站则是按照自身可以存储10年乏燃料设计。这让中国的核电乏燃料的处置问题面临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旨在处理核电乏燃料的核循环项目在公众情
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官网27日报道,该校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用核废料造出核能电池。他们将放射材料包裹进钻石,置于放射源附近即可产生少量电流。新研究有望同时解决困扰人们已久的核废料处理和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研究团队在该校卡伯特研究院每年一度“改变世界的想法”演讲中,展示了用放射性元素镍-63制成的“钻石电池”原型。跟大多数发电技术需要利用能量驱动磁体穿过电线产生电流不同,“钻石电池”只需靠近放射源就能产生电流。参与研究人员、该校界面分析中心材料学教授汤姆˙斯科特解释道,不需驱动任何粒子,没有任何废物排放,也不要求定期维修,我们的新电
法国3月16日报道,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集团(AREVA)未来将停止海上风能项目,推动芬兰奥尔基洛托(OLKILUOTO)核电站EPR项目,并考虑引进中国投资。报道称,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站EPR项目被迫延工,导致阿海珐集团2014年业绩陷入巨亏。2014年底,该集团累计现金总量10.6亿欧元,信贷额度21亿欧元,但2015、2016年的待偿债务分别高达4亿欧元和12亿欧元。
据英国《新科学家》9月13日报道,上周,英国AWE(其前身为英国原子武器发展研究中心)公司、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携手研发激光核聚变作为清洁能源。当氘、氚等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相遇时会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一过程就是核聚变。人工控制的持续聚变反应可分为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分为激光核聚变、粒子束核聚变和电流脉冲核聚变3类)两大类。目前,英国卡拉姆的欧洲联合环形加速器(JET)以及正在法国建设的测试反应堆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
据俄罗斯媒体消息,俄已在北极圈内建成被政府部门称为“原子能生态中心”的核废料回收处理设施,为俄在北极地区研究发展核技术提供保障。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卡瓦尔丘克7日接受普京总统会见后表示,俄罗斯已在北极圈内建成强大的原子能生态中心。该中心由库尔恰托夫研究所主持建成,将转交俄联邦原子能署使用,可保障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研究发展核技术。卡瓦尔丘克称,10年前俄领导层颁布政令,要求净化北极存在的放射性废料。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极很大一部分地区已建成独特的回收利用、研究保存放射性废料的机构,能够对固体放射性废料及所有受到放射性污
放射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24年,居里夫人的中国学生郑大章,自巴黎镭研究所居里实验室为祖国第一次带回了放射化学,在当时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建立了中国的镭学研究所。郑大章等人研究镤及铀系放射化学,初步取得了一批成果。1937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华北,北平研究院被迫南迁,颠沛流离,放射化学的研究工作遂告中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放射化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核能事业的发展,放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围绕核燃料的生产和回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和应用、锕系元素化学、核化学、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及其综合利
在当前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其作用不可或缺。核电行业在经历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短暂的沉寂后,受益于核电技术升级以及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大趋势,催化剂效应正不断助力行业重回发展快车道。截至2016年8月,中国在运核电机组数达34台,仅次于美国、法国、俄罗斯,位列全球第四。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的40%,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2014年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至2020年,核电在运、在建容量预计至8800万千瓦,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核
凝聚态物理学起源于19世纪固体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的发展。19世纪,人们对晶体的认识逐渐深入。1840年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特·布拉维导出了三维晶体的所有14种排列方式,即布拉维点阵。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冯·劳厄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上的衍射,开创了固体物理学的新时代,从此,人们可以通过X射线的衍射条纹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19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低温下液化了大部分当时已知的气体。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将最后一种难以液化的气体氦气液化,创造了人造低温的新纪录-269°C(4K),并且发现了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现象。超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关键字:REN-NaI30-Im 在线辐射检测仪,在线辐射检测仪,REN-NaI30-Im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REN-NaI30-Im浸入式高灵敏度射线探头,长用于医院放射性衰变池、核废液的在线长期监测
技术指标
1、测量射线类型:X、γ射线
2、探测器:Φ30×25mm NaI(TI)晶体管探测器
3、探测方式: 浸入液体中进行长期连续监测
4、测量范围:0.01~1000μSv/h
5、灵敏度:1μSv/h>350CPS
6、刷新周期:1s
7、相对固有误差:≤±10%
8、能量范围:20 keV~3 MeV
9、通讯:标准RS485/RS232;MODBUS通信协议
9、其他功能:防水处理达到IP67
10、电源:市电220V或标配12V开关电源
11、使用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在35℃温度下)≤90%
12、探头外型尺寸:φ70×1000mm
13、与REN300A主机配套使用
产品名称: RenRiArea 辐射安全管理软件
产品描述: 为了加强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与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考虑人为操作失误、射线装置和放射源意外故障等原因可能引发的放射性危害,有必要建设一套在线xγ射线监测报警系统。 在线式xγ射线监测报警系统通过计算机远程集中监测,完成对放射性
产品名称: REN310 在线射线检测仪
产品描述: REN310型立柱式辐射监测系统,主要用于放射性监测场所的行人或行包通过的监测系统,采用大体积的闪烁体探测器作为探测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灵敏度高,误差小的特点,适用与核应急等特殊的放射性检测场合。该系统主要由安装在现场的立柱和远程计算机系统组成。立柱内置的
产品名称: REN500 辐射检测仪
产品描述: REN500型智能化χ、γ辐射仪采用高灵敏的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反应速度快, 和国内同类仪器相比,该仪器具有更宽的剂量率测量范围。 该仪器除能测高能、低能γ射线外,还能对低能X射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能量响应特性。此外通过配套的Re
产品名称: REN500H 辐射测量仪
产品描述: REN500H辐射防护用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是监测各种高剂量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专用仪器。仪器满足《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中高剂量部分的要求。该仪器除能测高能γ射线外,还能对低能X射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能量响应特性。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
产品名称: REN300加REN-3He-N型 固定式辐射报警仪
产品描述: 本报警仪由REN300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和REN-3He-N中子探头和REN-NaI30伽玛探头组成。该辐射报警装置是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动显示、数据存储和超阈值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的辐射剂量率。考虑到现场操作、应急快速响应的需要,主机安装
产品名称: REN800A 手持式γ中子监测仪
产品描述: REN800A型中子、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内置一个进口He-3管和一个GM管作为探测器,能同时检测中子和X、γ射线。该仪器使用方便;灵敏度高、抗γ性能好、能量响应特性好。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的数据读出后分析。该仪器适用于环保、化工、石油、医疗、进出口商检
REN-NaI30-Im浸入式高灵敏度射线探头,长用于医院放射性衰变池、核废液的在线长期监测,表面沾污检测仪,放射性监测仪,防核辐射服装,长袖、半袖、无袖射线防护服,αβ表面沾污测量仪,辐射防护材料
上海仁日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69515711 手机:13818065015 传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号福瑞大厦516室 邮编:201824
沪ICP备09065761号-4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959号